央视网 > 广告频道 > 聚焦央视

《舌尖2》“大厨”们如是说

发布时间: 2014年04月18日 11: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央电视台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4月18日至6月6日,每周五CCTV-1综合频道21:00,CCTV-9纪录频道22:00,舌尖与您不见不散。

  总导演如是说:

  “舌尖”上咂摸出现实的味道 每一样食物都有温度

  在16日的首映式上,总导演陈晓卿介绍,《舌尖2》延续了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人与食物的关系”。“纪录频道成立的宗旨之一,就是要让全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我们希望,通过《舌尖》展示的中国美食这个渠道,能让海内外观众看到中国的人文传统和社会变迁,看到中国国民性格中的倔强、节俭、坚韧。”

  在接受媒体公开采访时,陈导说,相比第一季,《舌尖2》加强了对社会文化层面的挖掘,以美食见人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每一样食物都有温度”。

  问:《舌尖上的中国》十分注重人与美食关系的展现。第二季中,这种人与美食关系的展现与第一季有什么变化,美食与人的比重将如何平衡?

  陈晓卿:简单地来说,第二季比第一季“胃口”更大了,人与美食在呈现的量上都会有所提升,所以不存在如何平衡的问题。在《舌尖2》中,人物的故事更加抓人眼球,人与食物关系的展现也更加尽兴。《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其实希望通过美食作为出发点,展现中国的人文。比如在讲到烧菜的“火候”时,我们还会引申到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火候”。美食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文明不仅仅是唐诗宋词,还包括我们身边的点滴小事,饮食也一样。

  问:《舌尖2》与第一季相比,在拍摄、呈现手法上有什么区别?

  陈晓卿:对普通观众而言,看不出什么明显的变化。在第二季的拍摄中,我们确实会加入一些个性的东西。我也鼓励导演们有个人风格化的东西,要不然拍出来的东西就太相似了。我们这批导演都是非常有才华的年轻人,本身对纪录片也有各自的追求。比如说我们有两个分集导演是在法国学电影的,制作中就会受到这类风格的影响,而有些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强的导演,则会更多地展现社会现实。所以每一集的样貌会有一些差异,每一集的叙述方式会有一点个人的味道,但是总体上不会太明显。

  问:第一季成功后,第二季的拍摄是不是更加顺利,在美食的选择上遇到过怎样的难题?

  陈晓卿:拍摄中倒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困难,但是《舌尖2》最痛苦的不是拍摄,而是前面找人和后期制作。前期找人时,我的微博私信每天能接到几十个自荐信息,很多人都会推荐自己的家乡美食,但很多美食只是好吃,缺乏故事与内容的支撑。我们在美食的选择上不会有什么地理上的偏重,也不会介入好或不好的评价体系,每种食物各有各的特点,我们更加注重美食背后的工艺、历史、人生等内容。

  问:对于这次《舌尖2》以周播的形式与观众见面,有没有什么担忧?

  陈晓卿:我们在开始拍摄的时候,没有做周播的设计。但是,对于《舌尖2》的播出,电视台进行了将近一个半月的评估,对于播出带、收视率,做了各种各样的衡量,也做了各种各样非常仔细的搭配。而且事实上,国外所有优秀的纪录片几乎都是周播的,比如《人类星球》、《非洲》等。对于周播而言,品质是最重要的。如果说我站在这说,我特别拥护周播,说明我信心爆棚。

  问:决定采用周播的形式后,对于内容的呈现与安排有什么改变?

  陈晓卿:《舌尖2》拍的时候还是按日播结构的,我们在计划周播后也做了一些调整,包括顺序与结构、内容等,试图把它做得更加开放一些。比如,我们把《脚步》的播出顺序换到了第一集,能够让其一开头便马上吸引住人们的目光,把整体气氛做出来。如果《舌尖3》会周播的话,我们将会把它设计得更加巧妙一点。

  分集导演如是说:

  食物不是终点,食物是引擎,它带领我们看到中国人真实的生活。

  《舌尖2》的每一集都由不同的分集导演拍摄剪辑而成。这些导演多为80后,却有着丰富的纪录片创作经验,其中两位导演更是有着在法国学习艺术电影的专业背景。在进行后期创作时,陈晓卿要求每位导演展现出个人的风格,比如第二集《心传》的分集导演陈磊在拍摄刀功的画面时,剪辑利落有力,大有《一代宗师》之感。第四集《家常》的分集导演邓洁则向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致敬,呈现出不少细腻的家庭片味道。过去的500天,对于导演们来说,不亚于牢狱生活。夜以继日的赶路、拍摄,没白没黑的剪辑、修片,换来即将与大家见面的舌尖2。

  在《舌尖2》即将与大家见面之时,分集导演邓洁的这一番话道出了整个主创团队的共同心声,她说:

  对我们《舌尖2》团队来说,这是兴奋的一年,我们在中国丰富多彩又千差万别的饮食中穿梭。有人问,中国这么多美食,你们选择什么样的食物拍摄?我们团队的共识是:怀着敬畏和敬意,寻找那些能承载中国人精神、性格、伦常、观念的食物。食物不是终点,食物是引擎,它带领我们看到中国人真实的生活,有困惑、有苦涩,但更多的是勤劳、乐观,是对生活无限的热情和期许。

  《舌尖2》团队的成员来自全国各地,这一年又带着摄制组东奔西走。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今天的生存状态,我们都远离故土,成为永远的异乡人。但是我们那拥有几千个味蕾的舌头却将我们瞬间区分开来,来自故土的味觉记忆成为我们的基因密码。相信你们看完《舌尖2》会有强烈的故土共鸣,但是我相信通过我们的片子你不仅仅会激动自己家乡的美食出现了,你也许会不介意去爱别人的家乡。

  如果说期待《舌尖2》会有怎样的播出效果,我们想要的不仅仅是收视率,而是希望您看完后,有强烈的冲动,要回家给亲人做一顿家常饭,离开的时候带一样家乡的美食上路,尝一尝时节的味道,跟母亲学一道菜,为了远方神秘的美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认真地对待一日三餐以及每一个美好的生活细节。

  在每集播出前后,舌尖导演们都会有更多心里话对大家说。

  频道总监如是说:

  中国纪录片的营销才刚刚起步

  据统计,2013年我国共生产纪录片约11000小时,其中自制纪录片约5000小时。可以说,中国纪录片产业已经由萌芽期进入高速发展期。但同时,问题也不少,产能不足、人才匮乏,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也不完善,这些都对纪录片产业升级造成阻碍。接下来,中国纪录片如何向成熟产业进一步蜕变?4月15日,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受邀作客人民日报第二十四期《文化讲坛》,讲述他对中国纪录片产业的思考。

  ※好的纪录片要用影像本身表达故事

  《文化讲坛》:您刚从第五十届戛纳春季电视节回来,国际同行对今天的中国纪录片有什么评价?

  刘文:整体来看,他们为中国纪录片近3年来的变化感到吃惊,我们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他们认为,单从画面看,中国比较优秀的纪录片影像质量已经跟国外相差无几,但人物视角、故事表达方式差别仍比较大。

  《文化讲坛》:过去几年,纪录片究竟要不要讲故事,一直是中国纪录片行业内颇具争议的问题,而不管是您还是央视纪录频道,都一直在强调纪录片的故事化呈现。

  刘文:我多次在参加国际评奖时与国际评委讨论过这个问题,不论来自西方的美国国家地理的副总裁,还是来自东方的日本NHK公司总经理,都给出了相同的答案——用影像本身表达故事,并且能够打动我们的,就是一部好的纪录片。

  相比之下,国内用这种方式呈现的纪录片太少了。中国传统的纪录片表达方式是用解说词来表现故事,观众不一定看得懂画面,解说词是故事推进的驱动力。而国际化的纪录片表达方式里,故事用影像来讲述和驱动,即使没有解说词,观众也能感受到纪录片传递的信息和情感。换言之,前者的故事是编出来的,后者的故事是拍出来的。这正是二者的区别所在,我们正向国际化纪录片表达方式转型。

  一部纪录片要产生影响力,首先得让观众接受,因此,从选题到方案到表达,都必须关注观众的需求。纪录片展现的角度应该是一种平视的角度,创作者首先要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观众去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真正走近观众,将自身的感受有效地传递出去。

  ※将产品做成品牌,是纪录片理念的更新

  《文化讲坛》:《舌尖上的中国》如今已成为一个知名品牌,但并不是每一个纪录片产品都能够做成品牌。您认为,一部纪录片要实现品牌化,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刘文:真正的纪录片品牌,必须既具备社会效益,也经得住市场考验。首先,它要具有稳定的专业质量;第二,它要有吸引观众的选题;第三,要具备国际通行的表达方式。《舌尖上的中国》正是达到了这些要求,才成为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卖价最高的中国纪录片。

  《文化讲坛》:过去许多年,中国纪录片的定位更多停留在宣传片上,但最近几年,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非常快。您如何看待中国纪录片这几年的发展?

  刘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应当说,《舌尖上的中国》对中国纪录片最大的贡献是为行业打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人们看到,原来纪录片会产生这么大的市场影响力。过去我们花两到三年做一部纪录片,播出时间只有一到两周,播出结束后除了重播,就只能做成光盘,市场没有得到有效拓展。这样的模式压抑了其市场潜能。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是我们的一次尝试。从立项到进行拍摄的一年时间,我们启动了“一城一味”等活动,包括网络美食达人的甄选、地道食材征集等。这涉及到了线上线下的宣传,新媒体多渠道的传播等。通过上述尝试,我们完成了将作品传播转变为品牌传播的过程。

  和国际同行相比,中国纪录片的营销才刚刚起步,像英国的BBC,美国的探索频道、国家地理,市场营销非常成功,我们需要加紧追赶。

  ※类型化、模式化,是纪录片产业发展必经之路

  《文化讲坛》: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只有几个品牌显然不够。央视纪录频道引进了很多国外的纪录片模式,这种引进会对中国的纪录片产业带来什么影响?

  刘文:这几年,我们不断从国外引进栏目品牌模式,是希望我们也能做出自己的类型化、模式化纪录片。这样,要想拍一部纪录片,只要有节目大纲、分析文案、节目流程、预算手册,一个基本业务合格的导演就能拍出一部不错的作品。推而广之,我们还可以尝试旅游类、户外探险类甚至博物馆类纪录片的产业化。只有类型化、模式化后,纪录片才能量化生产。

  这是国际纪录片大的制作机构目前采取的模式,也值得我们尝试。这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观众的需要,也能不断扩大纪录片的受众人群。

  《文化讲坛》:相比国际先进的生产模式,中国的纪录片产业的差距主要在哪里?

  刘文:欧美的纪录片行业相对比较成熟,它不是一个单独的产业环节,而是完整的产业链。资金、人才、提案,再加上比较科学的市场化监理,比较通畅的营销渠道,为纪录片产业的丰厚回报提供了保障。

  在这些环节上,我们都是刚刚起步。比如,国外拍摄影片会设置一个项目监理人,在制作期里,他会不断看方案,不断看拍摄进度,从而让影片质量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准。但在国内,我们最现实的困难就是人才短缺。国内的纪录片创作者要学会并熟悉国际通行的表现方式,还需要大量培训和时间。

  此外,我们与国际水准的差距还体现在,能否针对选题写出具有高水准的文案。国外的纪录片拍摄非常重视文案,调研、写作时间的投入常常占整个项目的一半;而国内轻文案,时间投入只占20%—30%。实际上,按照一个既定的高质量文案进行拍摄,整个项目会有90%的成功率。而国内的情况是,文案的变化比较大,甚至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动,这就导致拍摄成本大幅变化,也成为模式化生产的一大阻碍。

  去年我们成立了中国纪录片制播联盟,目的就是调动起全国各地电视台等机构的力量,在一个相对规范的行业标准下,帮助更多的纪录片制作人、制作机构、电视台等更快成长。

  (此部分摘自《人民日报》刘阳、巩育华、肖家鑫、陈苑、涂胜芳采访整理)

channelId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