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广告频道 > 聚焦央视

《中国味道》: 千年文化中寻美食之宝

发布时间: 2017年03月06日 09:1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诗词、戏曲、文学、民谣……这两年,越来越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创节目出现,给广电媒体带来了一股清流。

更难得的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摆脱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老学究”的固有印象,不再正襟危坐,而是放下“身段”,以活泼可爱的面貌展现出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吸引了观众的亲近。

优秀传统文化是广电节目创新的“良方”,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广电媒体永恒的主题。 

《白鹿原》的关中面食,《京华烟云》的京杭名菜,《敦煌壁画》《清明上河图》《南都繁会图》里看得到吃不到的美食……央视综合频道《中国味道》节目选定的12部经典文化作品中,美食和文化相互渗透,经由30多位来自民间的美食高手通过选择食材、现场烹制、情景复原30多道美食完成命题。

以前电视上做菜的节目五花八门,但观众看见的仅仅是一道道美食。《中国味道》制片人冷燕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说:“这一季《中国味道》要做的是打通壁垒,把美食与文化相融合,将文学作品中的力量和每一道美食中的幸福满足感传递给大众,同时也把中国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传递给世界。”

打破“美食=烹饪”限定

对于中国人来说,吃东西是一种享受,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张国飞曾对冷燕说:“什么样的节目是好节目?天下节目唯真不破,只有是真的才是好的。”这使冷燕受到了启发,《中国味道》作为央视综合频道的一档原创节目,从2013年起步,每一季都在展示不同的内容,比如上一季“寻找传家菜”,她开创了以传家菜拍卖的形式来保护各地美食的先河,重视厨师的知识产权。虽然内容求变,但不变的是节目一直追求真实和真诚。到了2017年该怎么做?节目组在6个月里集中学习观摩了国内外各种类型的节目,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打破“美食=烹饪”这一美食节目在观众心目中的限定。

《中国味道》主持人张腾岳

冷燕清晰地记得,2016年9月的一个周二上午,她向频道管理层汇报完最新一版节目方案之后,无意间与央视总编室主任、综合频道总监王晓真聊到了茅盾文学奖的最新作品。爱读书的王晓真提到了作品中关于大闸蟹的一段描写,在场的每个人瞬间眼睛都亮了,这就是节目组几个月来一直要找的答案:每一部经典作品必定是和中国地域风情、历史文化密不可分的。食其味,求其源,知其史,会其意,经典的文艺作品,提供了一条寻找中国味道的最好途径。于是就有了这档国内首创的以“中国经典文艺作品中的经典美食”为主题的美食文化节目。

有关文学作品里美食的还原与解读,在电视节目领域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节目组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老师们,帮助确认第一次录制选取哪些经典文学作品,请国内知名美食评论家确认这些作品里面具有代表性的菜品,然后再请专业厨师确认这些菜品烹饪方法的传承与演变过程。突破与创新,对于冷燕来说已经习以为常,“电视人每做一个新节目都是从零开始的过程。”

“90后”团队读书充电

《中国味道》团队大多是“90后”年轻人,他们对经典文艺作品知之甚少,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所以也无所谓喜欢或者尊重。但因为《中国味道》的工作,大家不畏困难,捧起书本给自己充电。有的人把一本书读了十几遍,在书里看到有关美食的蛛丝马迹,再去找其他书来考据。冷燕总结,这是把一本书读厚再读薄的过程。

冷燕记忆中2016年10月17日的台本会,是制作团队调整完以文学作品为方向后的第一次台本会,那一天大家的感受是犹如挖到满是快乐的宝藏,第一次从文学资料中知道大部分前面挂一个“胡”字的食物是来自陆上丝绸之路,如胡萝卜、胡麻子;大部分前面挂一个“番”的食物都是来自海上丝绸之路,如番茄、番薯;宋朝开始有如今天这般围坐一桌吃饭的饭局并使用公筷;唐朝时便以冰激凌为甜点,名字还非常美叫做“酥山”等。从此《中国味道》团队开始了寻宝之旅,千年文化就是大家的地图,每个人都能在此快意江湖。

《中国味道》清明上河图篇

他们潜下心来反复品读被后人誉为“现代版红楼梦”的《京华烟云》,终于开始发现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和美。从书中风云变幻的时代感受到了当下生活的可贵;从书中的儒家思想中看到了规矩,从书中的西洋思想中学会了进步,从书中的道家思想中感悟了超脱;从姚木兰身上看到了大户之家的尊严,也看到了在传统文化熏陶下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再后来,接触到节目中的美食,他们又为厨师一丝不苟,追求极致的精神所动容。从一碗腊八粥里所蕴含的对于岁时节序的坚守,到一道开水白菜背后大道至简的人生哲学,都让大家对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和智慧肃然起敬。冷燕说:“这档节目的制作过程是团队成员共同成长的过程。”

节目选手夏天表示,《中国味道》让他有幸将《红楼梦》里经典的菜肴展示给大家。他说:“《中国味道》不仅将中餐的味道,更能将中餐的文化底蕴展示出来。作为一个厨师,我深刻感受到,一道菜如果没有底蕴,也就没有根基,就不能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中国厨师要走向世界,除了带着中国菜,更要带着中国文化。”

节目选手夏天

中国味讲述中国道

节目选手徐敬国平时话不多,但是一谈到盐水鸭,却可以滔滔不绝。要不是看了《南都繁会图》,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坚持做这么有意义的事。

“原来那个时候就有盐水鸭了,我做了30年,感觉就像我做了几百年一样。选鸭是很讲究的,鸭子的重量,必须有严格的要求;鸭皮的完整度和鸭肉的质地要求也很高。我做盐水鸭还有一个坚持,步骤不能乱,时间必须够,是先放盐还是先放姜,水得多少度,得煮多少分钟,差一点都不行。做这个盐水鸭也费了不少劲。”徐敬国说:“我就是要坚持做下去,不想改变盐水鸭的老味道,我觉得我的坚持是很有意义的。”

《中国味道》通过生活智慧、人文故事、美食技巧、文化美学——四位一体,挖掘美食文化瑰宝。文化专家纪连海认为,《中国味道》不负众望,节目既讲到了中国味,又讲了中国道。“味是基因,什么节令吃什么东西,就地取材,绝无污染,这才是中国所有饭菜最基本的原则。而道的含义有很多,如节俭和绿色等。《中国味道》让我体会到中国人逐渐走向富裕和小康。”文化专家郦波表示:“《中国味道》,名字起得特别好,什么叫味道?一般人都有味蕾,知道味是什么,而细嚼慢咽,品味生活,这就是中国人所遵循的道。《中国味道》不仅解决民生问题,甚至从食物、美食文化为大家解决了文化自信的

文化专家纪连海

文化专家郦波

原创之路,是艰苦漫长、充满挫折也是充满获得突破之后的喜悦的。冷燕说:“作为媒体人,应该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电视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让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从美食中感受中国经典文化之美,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

《中国味道》第五季共12期,2017年2月10日起,每周五18:00CCTV-1综合频道播出。

channelId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