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广告频道 > 聚焦央视

拆封历史:《信中国》的仪式感构建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14日 10: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39日,由央视知名主持人朱军全程制作的书信朗读节目《信中国》正式开播。这是自《朗读者》之后,央视推出的第二挡书信朗读类综艺节目。《信中国》的书信,带领观众通过文字感触岁月。

一、符号转换:从文字符号到声音符号的二次加工

伴随文字符号的诞生,“书信”这一信息传播方式一度成为人际传播的重要媒介,“鸿雁传书”、“鱼传尺素”道出书信的时空脱域性,“开拆远书何事兹,数行家信抵千金”见证了字里行间中真情与温馨。

随着书信在人际传播中地位的提升,公务外交、文人往来、亲朋联络的书信往来也不断频繁。《出师表》传颂千载,依稀可见卧龙“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夙愿与忠心;《曾国藩家书》用平淡的话语,以家常琐事为引传递真知良言,展现出武将的学识造诣与道德修养;《傅雷家书》中细腻温情的字里行间,传达出亲子之间的无限关怀……一封封承载情感的书信,尽管原稿已在岁月冲刷中风化消逝,但内容却随着大众传播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文学宝库的经典。

《信中国》将信件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声音符号以及全投影技术创造的动态影像符号,尽量还原历史情境,带给观众细腻的情绪释放。在视觉文化占据受众注意力的今天,历史综艺节目的制作也开始运用此种手段,酷炫的3D投影、极富冲击力的图像叙事,最大限度满足了公众的视觉需求,令现场观众陷入瞬时的刺激。伴随着收信人徐徐入场,一条半圆形光带出现在舞台,引领着收信人的脚步。经过主持人精练的背景介绍,收信人打开一段尘封的历史,回归文字的本真。

在综艺的娱乐化倾向以及历史文化的专业性之间,书信朗读节目以超强的市场定位能力探索出独特的节目形态,既是历史主义主导下的综艺节目,又兼具历史传承的社会职能,通过对信件的情景还原与价值赋予,令观众透过荧屏感受到了寄信人所处的时代面貌和历史人物的形象特征。

二、历史情境中仪式感建构

《信中国》的仪式感依托特定历史情境,不论是信件中所记录的历史背景,还是节目现场的环境氛围,都超脱日常生活,赋予信件以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这种历史仪式感将观众从生活琐碎、快节奏的信息洪流中解救出来,使精神诉求对象化并获得实质化的媒介形式。

按照社会学家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对于仪式的认同、尊重与向往需要个体亲身在场并进行积极的情感交互与信息反馈。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自媒体的发展,传统文化仪式在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中逐渐消解没落,依托于“虚拟场域”的沉浸式传播占据了用户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信中国》以文字、声音、影像三种符号形式,为观众营造出一个个历史情境。不同于《朗读者》的“访谈+朗读”模式,《信中国》从信件拆封到收信人阅读完毕,朱军和收信人都没有的直接交流。但在朗读过程中,读信人会间歇停顿,此时,主持人朱军会配合身后屏幕对信件的历史背景、字里行间的细节要点进行深度补充。

随着数字化阅读的普及,纸质信件所代表的传统通讯方式逐渐没落,一封封书信的拆封,不仅是节目需要,更是对文化形态的追思以及对历史片段的敬畏。背景音乐、屏幕上黑白照片等仪式性环节的设置,更延伸了信件的信息内涵和历史价值。在一次次的场景互动中,丰富观众的情感体验,唤醒观众的情感共鸣,在历史的厚重感和仪式化的历史情境中缓解现代生活方式的浮躁与喧嚣。

在仪式启动之初,仪式人群因为共同的符号连接在一起,在《信中国》中,这个共同的符号便是书信。一封封书信及其承载的历史,连接着拥有共同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的中国大众。要令仪式获得追随者的认同,就需要赋予符号以思想和情感,吸引观众注意、强化互动情绪。

三、内容与场景的互动:四封书信的内涵升华

从综艺节目的情境逻辑分析,《信中国》的仪式感源于对日常生活逻辑的重组,通过时空错位、读信人与主持人之间的角色分工来创造“陌生化”效应,引领观众的思绪在信件的历史情境和现场的历史还原中相互转换,但两个场景之间却又有着紧密的逻辑关联和时空重合,在观众脑海中构筑统一的“场”,彰显节目仪式感的美学逻辑。

在第一期节目中,朗读嘉宾先后朗读黄继光、朱德、江姐和聂荣臻在书信,每一封信件,都记录了写信人某一段人生经历,配合主持人精练深沉的讲解,将字里行间的情境重新演绎,令观众思绪回归到记述情境和历史氛围中。

就写信人的社会角色来看,朱德、聂荣臻身为军队统帅,他们肩上承担着救国救民的重担,身居高位的他们直接面对时代的动荡飘摇。江姐与黄继光,虽然来自于基层革命队伍,却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现身,他们的形象代表了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献身的革命英雄,站在他们的视角,能了解革命的细节。爱国是《信中国》渴望传播的精神品德,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倡,在第一期节目中,家国情怀、战地柔情体现在每一位收信人的朗读上。

杨烁是节目首期节目的首位信使,他所朗读的是时为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分别寄予前妻的家书以及同学戴与龄的借款信,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救国救民”的理想让无数国人相聚,即便是身为一军统帅,在民族大义面前也毫无特殊,坚守清贫。但同时,朱德司令也是一个儿子,家中尚有八旬生母与养母,晋洪洞阵地前虽然炮火纷飞前,心中依然牵挂着两位老母,仪陇旱灾自己却无钱接济,“十年来艰苦生活,仍是无薪水”的无奈与心酸显露无疑。唯有向好友戴与龄、南溪求助。寥寥百字,道出一位统帅的报国之志、孝子之心和清廉之德。

借款信的内容引出朱德司令此前给予前妻的家书,昔日的结发夫妻,本应相互扶持,但是在民族大义之前,朱德司令只能狠下心来,写下“望你独立自主的过活,切不要依赖我”的无奈话语。

《信中国》中嘉宾的人设与信件的主人公形象高度重合,由于嘉宾的专业、信件的完整、历史脉络的清晰,嘉宾和文本的涵融强化了朗读效果呈现。演员唐国强作为资深演员,多次扮演君主、国家领袖形象,由其担任聂荣臻元帅的收信人,不论是演员自身气质还是多年的表演经验,都最大程度还原聂帅的大义形象。

朗诵本是一种表演方式,《信中国》借助明星朗诵这一综艺性表达向观众传递传统信件的思想与灵魂。不同于此前《朗读者》、《见字如面》中朗读嘉宾将信中内容一次性朗读完,《信中国》中信使和主持人之间会有节奏的呼应。在《聂荣臻元帅写给日军的一封信》中,收信人唐国强为了准确把握信的气势,在前期多次推敲,斟酌字句之间的连贯与停顿。

“挥笔给日军写了一封信,而这封信说的不是战事,却是关于两个日本小女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话音落下,主持人朱军转身望向收信人,镜头的光圈调整对焦于收信人,唐国强形象逐渐清晰、开始朗读。第一段“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朗读完毕,镜头转向主持人,配合全息投影技术营造的3D战火效果,还原百团大战井陉煤矿阵地一片火海。在高新科技塑造的场景还原中,观众进入了战争的紧张氛围中,随后,唐国强的声音再度响起,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嗓音,读出了一位八路军将领对侵略者的憎恨以及对中日两国平民的同情,即便中日两国交战,聂帅也深知“百姓无辜”。

革命岁月与家国情怀,是首期节目四封信的主题,将烈士江姐和黄继光的事迹通过电视台面向大众,强化公众对人物形象的了解。“黄继光舍身堵枪眼”、“江姐为革命英勇赴义”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但是对于人物在生活中的形象,公众却鲜有了解。张少华与杨洋的演绎,仿佛回到了朝鲜战争中,一对中国母子跨越时空用书信对话,字里行间既有母亲对儿子的无限牵挂,也有青年士兵忠孝难全的愧疚,更有一国领袖对人民群众的关切。正是这些美好的情感拨动着观众的情感,黄继光的人物形象在“革命烈士”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平凡和人性,他既是为战友堵枪口的志愿军战士,也是一位牵挂家中母亲的儿子。

伴随着杨洋一句慷慨激昂“不立功,不下战场”的结束语,模范空降兵连黄继光班的战士踏上舞台,岁月更迭、人员来去,“黄继光”的名字与精神却始终传承。现任班长向观众介绍了班中情况,那张永远整洁的空铺、那个点名时必然出现的名字,每一处细节都是对“中国军人”最好的诠释。

结语

随着现代传媒业的发展、传播形式的多元,历史文化符号得以依托多元媒介以多元符号形式进行传播,其文化内涵、文化价值也随着符号的流动而广泛传播。文化的本体性构成要素已不单单是文化本身,而是衍生为范围更为宽广的文化传播媒介,即以文化存在的传媒要素符号、载体、媒介和传播渠道。在当代社会信息中,随着传播活动的频繁,媒介对于文化符号的影响日益凸显。

channelId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