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广告频道 > 聚焦央视

白岩松:我的后半辈子就是这十二个字

发布时间: 2015年06月09日 10: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央电视台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白岩松四十岁时把它写在《南方周末》上,作为自己后半辈子的座右铭。

  工作:万事皆有美意
  白岩松是26年前本科毕业的。
  和现在的应届生一样,为了能落户北京、进入喜爱的行业并从事理想的工作,他也从实习生开始干起:
  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他需要城东城西每天往返五十多公里。然而几个月的奔波并没有让他的梦想清晰落地,迷惘困惑伴随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来。直到实习老师告知他招聘计划有变,不能留,白岩松一下子“从虚幻的梦中醒了过来”。
  接下来便只有仓促地海投简历,不放过一个面试机会。回呼和浩特、去青岛、到广东等想法都曾在脑海中闪过,只是这些offer都没能让他真正定下来。直到他最后选择去广东的前一天下午,碰巧遇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到系里补招,无心插柳的他抱着试一试反正没损失的心态投了简历参加考核,自觉没什么希望却被顺利录用。
  可是人生如戏,白岩松去单位报到时被告知取消接收,因为有几封匿名信罗列了他一些问题。绝望的白岩松跑到圆明园划了一下午船,大脑一片混乱后决定抓住最后的希望奋力一搏。他开始整理各种证明材料、寻找证人,每天把有关材料送到广电部。骑单车来回五十多公里,一天只吃一顿饭。在报到截止的最后一个下午,事情终于有了转机。但接下来他被安排和其他新同事先到北京郊区学习一个月,之后又下乡锻炼一年。
  然而考验并没有结束。白岩松学的是广播方向的新闻编辑,自然最想去专业对口的岗位学以致用发光发热。但他被分配到的部门既不是电台的新闻中心,也不是14个专题部门,而是《中国广播报》 ―一份印象中以刊登节目表为主的报纸。
  学了四年新闻,“难道刚一上路就要和播出时间和数字打交道吗?”
  白岩松心里的不情愿再正常不过了:很少有胸有大志的年轻人会愿意在清水衙门里做着闲职虚度光阴。

  但他选择留下来。
  白岩松当时的行动就是:在第一天上班的中午,就到单位对面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报纸编辑学》,中午回来就开始看。并且他很快就成了这份他曾经不喜欢的报纸的主力编辑。
  在决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后,他逐渐发现《中国广播报》的自有优势:人手少,所以很快负责了一个版面;小环境宽松,领导鼓励创新,老同志待人和善……当版面渐渐获得一些赞扬声,白岩松的工作劲头也越来越大,常常在自己的“自留地”里发些文章:从评论到散文,从专访到年终回顾,一篇接一篇。其中,以新风格写成的年终回顾文章《回眸九一》被《新闻出版报》头版全文转载;连续8篇在中国流行音乐界较早进行深入分析的文章《中国流行音乐现状》,被外地出版社看重,最后扩充成书。由于尚有余力,正赶上北京经济广播电台招聘客座主持人,于是他又有了一年多广播节目主持人生涯。
  就这样,白岩松在这三四年间尝试了很多新东西,做出了一些成果,并且最重要的是,他的一些散文和评论在传媒圈之中引起了一定反响。正是这些可保留下来的文章,让其他人认识了他,认可了他,进而把一些重要机会给了他,于是改变产生。
  1993年2月,经电台同事崔永元推荐,白岩松到中央电视台帮忙,兼职《东方之子》栏目的策划人。从这里开始,他跑记者、做制片、当主持、说评论,历经《东方时空》、《新闻1+1》、《新闻周刊》等多档节目,还参与策划并主持香港回归、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的直播专题活动。这26年里,他实现的早已不止当年梦想从事新闻事业的职业理想,已然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回顾当年,白岩松甚至庆幸自己进入的是《中国广播报》,而不是电台新闻中心:“假设自己当初去新闻部值了夜班,永远没有白纸黑字留得下来的文章给别人看到,我是否也会拥有机会呢?”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同样,看上去毫不起眼的位置上也往往隐藏着很多意想不到的机会。
  命运的转折点就在于行动。
  白岩松说,“不仇恨,不抱怨,不在负面情绪里停留很久,这样就会幸运”。
  理想:一个人的英雄主义
  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白岩松四十岁时把它写在《南方周末》上,作为自己后半辈子的座右铭。
  出身在教育世家,早在《痛并快乐着》中白岩松就写道:想象未来十年自己的诸种可能,第一条就是当老师。
  2012年秋,夜读《燃灯者》让他下定决心自己先来试试,于是之前思前虑后了好几年的“新闻私塾”终于落地,取名“东西联大”——既指北大、清华、人大、中传这四个分布在北京东、西两边的高校,也是向他心中憧憬的“西南联大”致敬。
  就这样,他“一直的梦想”实现了:
  学生来自上述四大高校中有志于从事传媒工作的一年级硕士研究生,双向选择,全看缘分。
  上课地点有时在中国传媒大学,有时在北京大学万柳公寓。
  每月一课,学制两年,无毕业证,无后门。
  在课程设置上,学生们每月必读3本指定书,每本写350字的书评。每次上课时,白岩松会首先花一两个小时点评每个学生的书评;再讲新闻业务课,每次一个主题;接着是学生们自定主题和形式的展示环节:每次的主题不能重复——他们谈执政党、民族问题、性、香港问题、如果我是同性恋……每次的形式也不能重复——他们拍纪录片、演情景剧、做新闻现场连线……;第四部分是看一场白岩松挑选的电影,大多是纪录片;最后是愉快的聚餐,正好坐一大桌,白岩松买单。
  白岩松笑言自己是在做“软慈善”,不像传统的捐钱捐物质,他为他所做的教育公益捐的是时间是思考。为什么不把这样的时间和机会拿来在全国各大高校中办讲座、甚至于做自己的新闻教育节目,传播出去,让更多人受益?
  “因为没法去细调。”白岩松说。
  他打了这么一个比方:就像园林工人,你坐着飞机在空中撒药,那是一片森林,好像也可以。可是还有一种乐趣是具体的园林工人做每一个剪枝的工作。OK这棵树它的个性特点是什么,我该把它剪成什么样的形状,隔不久我还有机会再修理,然后让它慢慢成长,一边成长一边剪枝一边去给它造型,最后送行,交给社会。我们既需要再空中去撒营养液让整个森里受益,也需要每一个你有这样的机会和方式让每一个植物或者说是花或者说是树干,在近距离的接触中,在改变你,并且你也更多地在改变它、塑造它。
  白岩松想把东西联大办到自己70岁,按每届十一二个学生算,到时候大约能有二百六七十个学生。孔子门徒三千,能及将近十分之一,对他个人、对整个传媒界来说,都非常不一样。
  在央视,“超越我们这批人”的年轻人还没有出现,这让白岩松很着急。
  可是继承衣钵这件事,更是一种水到渠成的顺其自然。
  白岩松觉得做这件事他是真的很开心,学生不是简单地来了又走,而是变得很具体,他清楚每个学生的成长脉络,“你要陪伴他们一辈子的”。第一届学生和他约定,谁第一个结婚的话,他得去主持。这承诺估计今年就得兑现了。
  教子:谁的成长不是惊心动魄

  这是白岩松父子俩流传最广的合照,一父一子,一大一小,同时在喝水,一个沉稳,一个俏皮,相映成趣。
  转眼间,儿子长大了:

  白清扬,小名巴蒂,17岁,长相比父亲帅气,青春阳光朝气与文质彬彬并存。
  就读于景山学校,成绩优异。
  书迷,球迷。喜欢足球,喜欢的俱乐部是曼城和国米。
  白岩松对儿子白清扬疼爱有加,两父子就像兄弟一样。由于“玩”在一起,白清扬的兴趣、爱好基本上都是“耳濡目染”的结果:白岩松喜欢看球,儿子也爱看球;白岩松是阿根廷的球迷,儿子小名则叫巴蒂;白岩松自己酷爱足球运动,在中央电视台组建主持人足球队,儿子也是一支民间球队的队长。
  白岩松认为,“只有让孩子自由,才能成长得更快”。因此他从不刻意去培养儿子的兴趣,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对儿子兴趣的支持近乎于“纵容”。曾有一次,在第二天有课的情况下,他同意孩子在头一天半夜看球,结果是孩子次日放学回家骄傲地告诉他:“我们班没有任何人敢这样。”
  同样地,白岩松并不认为“看球是瞎看,没啥用”,这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他举了个例子:儿子最喜欢的是曼城队,有一场事关曼城队夺冠的比赛,同样是在夜里看。在比赛接近尾声时曼城队还是1∶2落后,但就在最后的四五分钟,奇迹出现了,曼城补时3分钟连入两球逆转,夺冠!
  “请问在人生中,哪有这么好的机会,让孩子感受到不放弃,结果可能会发生改变的例子。课堂上给不了。”因此,即便是在那天,儿子一直到两三点还没睡,但白岩松相信,儿子第二天上课一定比往常更认真。
  白岩松相信这样一句话:阅读打开世界,但是运动让人更早地体验到分享、团队精神以及胜败的意义。
  外界通常对白岩松有一个误解,就是作为一个全国人民都熟知的“国脸”,他应该不是一个好父亲,“他那么忙,哪来时间陪孩子,又拿什么影响孩子?”
  白岩松对此不置可否,但他举了个例子:他家里住顶层,每到晚上坐电梯回家。上了顶层后,他都会摁下1层,让电梯下去。因为晚上的大多数人都是回家,如此可方便其他回家的人,缩短等待时间。后来他发现,以后每晚回家,儿子非常自然地也有了这个习惯,而他从未跟儿子说过“你该怎么怎么做”的话。
  “家长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角色,所谓言传身教,你认为这个年龄的孩子,你天天摁在这儿,跟他讲大道理有用吗?”白岩松问。
  谈及自己对儿子的教育,白岩松也常常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事实上,像第一次一起抽烟、一起喝酒这样的哥们儿义气,所谓的坏孩子生活离白岩松也不远。他说,“把任何一代孩子中学时代的成长真相,和盘托出在父母面前的话,一定会让他们感到惊心动魄!”有几个人没打过架,有几个人没偷偷地抽过烟、喝过酒,偷偷地单相思过?白岩松认为,要接受这些,只要它没有变成主体,就没问题,不经历这些“好奇”,被改变,怎么可能成长?成长,就是充满好奇、波折,但也在不断地被校正、改变。
  就像很多父母对中学生谈感情问题时所说的,“思想可以很复杂,但行为要简单”,白岩松对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他说,“如果成长永远是一个模式,顺理成章,阳光灿烂,洁白无瑕,那不是成长,那是不合格的文学创作。成长是真实、立体的,也会让人有一些担心,但不出格,守住底线就行。”

channelId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