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广告频道 > 聚焦央视

《彝海结盟》收视夺冠,揭秘四大看点

发布时间: 2016年10月31日 09:3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央电视台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自10月24日登陆CCTV-8黄金强档以来,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情义巨献《彝海结盟》收视高开高走,首播当晚全国网收视率1.27%,收视份额4.96%,勇夺全国第一;26日最高收视率达1.44%,收视份额5.02%,再度刷新佳绩。本剧导演王伟民将为您揭秘本剧不容错过的四大看点!

1 彝海之滨歃血为盟

《彝海结盟》不仅是两个民族间的碰撞交流,更是战时人民对人性、对和平、对良知的呐喊。在如此艰辛且恶劣的环境下,红军与彝族人民经受住恶势力的考验,携起手来,团结一致,最终谱写了一曲关于人性与信仰的光辉篇章。

导演王伟民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四川大凉山时,已经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前有大渡河,后有金沙江,还有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如何成功穿过当时尚未开化、民风剽悍的彝区成为摆在红军眼前的首要难题。”面对艰难险阻,以刘伯承为代表的红军经受住了以小叶丹为首的彝区的考验,最终“歃血为盟”,这也成为该剧的一大看点。

 2 彝区人文风情全景首秀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的云、贵、川三省,总人口800多万,而四川凉山地区又是其主要聚居地。电视剧《彝海结盟》在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拍摄,第一次全方位展现了该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红军长征经过彝区时,当地还处于奴隶社会。王伟民介绍,“彝族人住在山顶,不跟山下往来,属于非常封闭的状态。”红军为了顺利通过彝区,下达了“坚决不能向彝人开枪”的命令。而彝人尚武,与手持武装的彝人斡旋成为红军从高层领导到前线士兵的重要考验。

3 处女座剧组欢迎找茬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在彝族物质民俗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确保准确展现彝族风貌,《彝海结盟》创作班底“斥巨资”在海拔三千多米的冶勒乡冶勒水库旁搭建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彝族寨子。王伟民导演介绍,“这个屋子我们完全按照彝族寨子的特色搭建,都是木板结构。”别的地方十里不同天,彝区十里不同穿,“隔着几里地就有穿着的区分,大裤脚与小裤脚也有区分,我们都有请专家考证过。”还真是辛苦了服装小哥和道具小哥,喜欢找茬的网友可以坐等欣赏处女座剧组的服化道哦。

4 波澜起伏 冲突不断

王伟民导演坦言,“《彝海结盟》不走‘老学究’路线,而是结合美剧模式,将‘强情节,快节奏’的特点融入剧中。”一直致力于将主旋律剧拍“好看”的他,更是对《彝海结盟》寄予厚望,“红军度过彝区总共用了28天,我们的电视剧有34集,相当于每天一集,这有点像《24小时》的拍摄手法,剧情冲突不断。”相信波澜起伏的戏剧冲突能给观众带来欲罢不能的观看体验。

channelId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