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广告频道 > 特别关注

壮游华夏文明史 《典籍里的中国》第三期《史记》获好评

发布时间: 2021年03月23日 10:12 |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经理室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今年春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成功掀起“典籍热”,专家点赞节目让观众“眼界大开、脑洞大开、胸襟大开”。前两期节目拿下全网热搜超60个,视频播放量超2.5亿,节目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1亿,豆瓣开分9.4分。

3月21日晚,《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三期。相比已经播出的《尚书》和《天工开物》,本期识读的《史记》有着更广大的受众基础,这也使得节目敢于融会贯通更多的知识体量和更大的时空跨度,最终确立了以“家国一体”的大一统思想为主题基调,以作者司马迁子承父志、著书立说为核心,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穿梭时空,与二十多位同《史记》有关的先贤豪杰会面。

“以《五帝本纪》开篇的《史记》,记载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生平,以及炎黄合体、诸侯宾从,开创了民族融合、安定一统的上古治世,此后全世界华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炎黄子孙”,节目中,撒贝宁作为“当代读书人”的代表,向书写青史并名留青史的司马迁献上“千年一拜”,现场观众热泪盈眶。

节目播出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秘书长赵凯,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等专家学者纷纷为节目发声点赞,从多个角度评析节目亮点。

《典籍里的中国》这样一档聚焦传统典籍的文化节目,为何能够成功“破圈”,又形成了强大的“典籍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认为,这首先离不开总台本身的影响力,但更重要的是,节目强大而充满生命力的精神内核。节目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探赜索隐,展开了基于大历史观的宏伟叙事,不仅将千年文明的渊源与发展逐一呈现,也充分展示了当代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认为,《典籍里的中国》充分利用了戏剧的假定性特性、历史时空的交错、现场空间的自由转换以及观演关系的有机切换,用极强的艺术想象力让古今对话照进现实。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中华民族的源头追溯到黄帝,自此全世界华人有了“炎黄子孙”这个共同的名字,可以说《史记》这一期的时空跨度,呼应了我们璀璨的华夏文明史,也是继《尚书》《天工开物》之后,进一步解读了根植于中国人血液当中的文化基因。整个创新舞台唤起了一种庄严的历史仪式感和澎湃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坦言,通过《典籍里的中国》对《史记》的认识更加深刻。在他看来,第三期《史记》主要有三个亮点:一、精准地把握了《史记》体现的家国情怀和大一统思想;二、“通史”和 “纪传体”皆是司马迁的创造,节目抓准了这一点,将司马迁的创造价值凸显出来;三、节目通过时空穿越的表现方式,将司马迁父子两代以及他们家族的承传历程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

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秘书长赵凯表示,《典籍里的中国》把《史记》当代化,和过去司马迁对《史记》的当代化有异曲同工之妙。《史记》里很多材料都是过去的,司马迁没有直接抄写,而是用汉代人优雅的语言,把故事叙述出来,这是司马迁作为汉代人对前朝文献的“当代解读”。可以说,司马迁的《史记》就是对古代文献的当代化,节目则是对司马迁《史记》的当代化。司马迁使用汉代语言和他的“一家之言”写就《史记》,而节目则用声光电等科技化手段把《史记》呈现出来。

“以史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知兴替”,《典籍里的中国》通过还原《史记》等典籍中精彩鲜活的历史故事,在追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渊源的同时,也诠释根植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

channelId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