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广告频道 > 特别关注

地名为引,文化为媒:《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首播累计触达人数超2.5亿

发布时间: 2021年03月26日 10:28 |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经理室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上下千年,纵横万里;普天之下,莫不需名。中华民族地大物博,地名文化资源更是浩如烟海、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的地名文化节目《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在传承第一季节目的基础上,引入了涉及地名法规、地名标志、地名拼写、地名命名方法、地名语源考证等知识的拓展,以“千亿像素看中国”、“地名评书”、“达人讲述题”等新颖的出题模式,让观众通过多姿多彩的地名知识万花筒来赏祖国大好河山,品铮铮华夏精神。

目前,《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已播出九期节目,首播累计触达人数超过2.5亿人次。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累计超过9.1亿,讨论量累计突破29.3万,央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368.2万。最近一期的《中国地名大会》市场份额1.624%,同比提升6.7%;触达人次2458.8万,同比增长59.4万人。

达人出题 攫取神州大地的名胜精粹

将答题竞赛与呈现、讲述中国地名故事相融合,令题目丰富新颖,全程看点不断。节目组另辟蹊径,邀请一批“旅行达人”进行地名故事的讲述,他们带着对地名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带着自己记录下的如画美景和异域风情,和现场的嘉宾、选手以及观众一起开启中国地名故事的奇妙之旅。

达人们以精彩的视频打破舞台局限,以深情的演讲带给观众沉浸体验,以精妙的题目为竞技增添趣味。作为央视“大会”系列的节目,《中国地名大会》在内容上不断传承创新,新一季的节目更加注重地名故事和地方特色景观的关联,在讲述地名故事的同时,也在传播当地的名胜景观,为推动地方的发展积极助力。通过节目,观众可以以地名为尺度,丈量走过的人生,以地名为翅膀,饱览祖国的壮美河山,感受到不一样的风情华夏。

地方展演 凸显地名背后的区域特色

为了挖掘不同城市最具特色的“名、景、人、物”,《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新增了“地方展演”环节来打造地方文化名片。通过展示不同地方的民俗文化、特色景观、著名人物,让观众全面了解这一地方的文化特色,同时邀请到展演地方的相关主政官员来对当地进行介绍,引导全民关注地名文化的同时,更加重视地名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解读地名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

18个城市的“地方展演”,以非同寻常的方式呈现和讲述,是地名争霸的升级赛,更发掘出地名背后的地区文化。舞台展示、节目表演的形式融合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多元呈现,主政官员的介绍和对话让人们更理解地区特色和治理理念。扬州以“一条运河,催生一座城市的繁荣;一项技艺,传承一个民族的文脉”带来惊喜;恩施以“一曲龙船调,歌唱出民族文化的斑斓;一支肉肉连响,舞出了民族风情的浓郁”带来感动;奉节以“一座大山,孕育出唐诗宋词的璀璨;一方沃土,滋养出奉节脐橙的美味”带来甜蜜;庐山以“一挂瀑布、一座书院、一杯云雾茶”带来雅致;天台以“一根藤、一座山、一美德、一技艺”带来神奇。

非遗传承、地方美食、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地方美景等多元素的舞台呈现,是地名文化内涵丰富的直接表现,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的视听享受。通过节目,我们目睹了地名背后的丰富文化,感受到了多元文化兼容并蓄发展的生机勃勃,解到每个地名背后,都有耳熟能详或鲜为人知的生动故事。它们历史悠久,是凝聚着一方人文底蕴的突出标识,更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

传承创新 呈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在泱泱华夏的璀璨历史中,地名是一种文化印记;在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中,地名是一条滚烫血脉;它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串联起了历史、当下和未来。这一季的《中国地名大会》不仅是传承,更是创新,节目除了延续了第一季的精品制作理念,以地名知识为载体,从地理、历史、语言、民俗、文学等各个角度解锁历史长河中鲜活的家乡符号,更展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集体记忆与乡土情怀。通过地名和空间的渐次延展,以更恢弘的视角、更多元的维度,赋予了地名新时代的内涵,饱含着人们对个体生命和民族文化的认同。

无论往古还是当下,地名驻留在中华大地上,成为一方百姓的共同记忆,见证着一方民生的生生不息,汇合成一部恢弘的发展长卷。仔细斟酌留意发掘,地名长卷中不仅有文化,有历史,更有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和脊梁骨,千百年来哺育和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操。

channelId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