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如何走最少的路,看最多的国家宝藏?答案是到故宫博物院看“何以中国”主题展览。
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故宫博物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29家博物馆举办的“何以中国”展正在故宫文华殿展出。从三星堆的青铜太阳轮、到铭文中刻有“中国”字样的西周何尊;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到典雅庄重的长信宫灯,来自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纷纷亮出了自己的看家宝物。
位于文华殿“工字形”展厅中心的这件明星文物——“何尊”,是展览主题的点睛之笔。它的造型浑厚,工艺精美,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赏,而它更著名的,是尊内的铭文。
铭文中刻有“中国”字样的西周何尊
这件西周早期青铜礼器的底部,铸有铭文122字,其中“宅兹中国”,就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铭文记载。
从“何尊”开始,展览中这一百三十余件/套文物,如同电影里的一百三十多名演员,共同演绎了这部关于“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源远流长”的史诗。展览将中华文明视作一条从未中断过、波澜壮阔的大河,将文明的起源、传承、发展比拟成河水的源、流、汇。
“中华第一灯”汉代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是北京冬奥会火种灯原型,材质为铜质鎏金,造型为一名跪坐执灯的年轻宫女,烟灰通过右臂吸入体内,以保持室内清洁。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
这件玉龙是目前所见同类器中最大的一件。它是史前红山人的神灵崇拜物,也是中华龙文化文明的源泉之一。
何以中国?什么是中国?这也是总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从2017年开播以来一直在试图解答的问题。而这次的实体特展,算得上是三季以来,《国家宝藏》交上的一份答卷。
《国家宝藏》总导演、 “何以中国”文物特展策划于蕾表示,其实每一件文物所代表的是中国人历史发展或者它对今天关照的一个侧面,当我们把这么多文物故事一个个讲下去的时候,其实就是对“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答案的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
4月18日上午央视新闻特别直播
总台主持人康辉、张韬
将在故宫文华殿
带你一起找寻“何以中国”的答案
还有故宫春天赏花路线推荐
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