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简”述历史,“牍”懂中华。由贵州茅台独家冠名的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第二季播出以来,陪伴观众继续从片片简牍中溯源中华文脉、探索文明密码,收视不断提升,热度持续上涨。
根据CSM收视数据,目前播出的前三期节目电视端观众规模已经破亿,达1.03亿人,第三期节目收视率为0.77%,同比上一期节目提升了21%。在微博平台上,#简牍探中华#主话题阅读量超7.6亿次,无数网友留言点赞,称“总台的节目永远这么厉害”“总台宝藏节目不容错过”“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大家一看的节目”“知识就这么水灵灵的进入脑子了”“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简牍探中华》第一季节目通过里耶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天回医简、悬泉汉简等八大代表性简牍的呈现,挖掘文物的多重价值,展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助冷门之学热传热播,深受观众喜爱,也获得了业内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第二季节目迎来全新升级,创新打造舞台空间与特效空间虚实融合的多维空间场景,探秘简牍所蕴含的中华文脉密码。
刚刚播出的第三期节目,聚焦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广场出土的近7000枚东汉简牍——“五一广场东汉简”,生动展现了东汉时期郡县治理智慧,尤其是司法体系的有效运作。节目邀请了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李均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教授姚远,共同为观众解读了“五一广场东汉简”的历史价值,深入探索了东汉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律法文明。
作为首档聚焦简牍的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第二季持续深化“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创新打造主舞台大屏、简牍屏、甬道地屏、特效绿幕构成的多舞台空间,带给观众年轻化、科技化的视听体验。新一期节目在一群不载于史册,却身体力行书写历史的基层官吏中,选择阳马亭长董种、待事掾王纯、薛亭长等官吏的故事为主线,串联起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生动再现了长沙郡临湘县的社会风貌,以及东汉基层社会管理的细节与智慧。
《简牍探中华》第二季由贵州茅台独家冠名播出,这是茅台与《简牍探中华》的再度合作。贵州茅台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与节目探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同根同源,也与节目深厚的历史底蕴同频共振。借助《简牍探中华》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贵州茅台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美誉度,也进一步丰富了品牌厚重的文化内涵。